杨泽萍,民进太原市中心医院支部会员,太原市急救中心医务科主任、急救中西医站站长。17年前,“非典”来势汹汹,太原市急救中心是我市唯一指定转运“非典”病人的单位,作为一名普通医生的杨泽萍也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转运救治任务。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杨泽萍再次披挂上阵,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担当和使命为人民群众筑起了生命防线。
全员备战闻令而动。
1月17日,杨泽萍负责起草出台急救中心新冠肺炎救治转运方案并组织召开中心动员部署会,要求全员备战、待命,第一时间部署安排所有医护人员,学习每一版共计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急救全员进行传染病救治转运强化演练。
靠前指挥精准部署。
针对疫情特点,积极做好防控部署工作。1月21日、22日,杨泽萍跟随中心领导及职能科室,到17个急救站点逐一督导检查抗疫工作。要求所有出诊人员必须一级防护,如遇症状典型疑似传染病的发热患者要求进行二级防护;总调和各站关口前移,针对新冠肺炎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的特性,从调度中心问诊开始,询问流行病学史,提醒患者戴口罩等待就医,到站内急救人员出诊途中回访,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做到有效控制感染;针对穿脱防护服、手消、车消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指导检查。
紧急规划科学布控。
1月20日,杨泽萍对现有洗消站点进行了完善布置。救护车是密闭空间,消杀不到位极易造成普通患者、传染病患者及医务人员交叉感染。
1月23日下午,考虑到疫情升级态势,新增了2处洗消点,杨泽萍利用除夕、初一两天紧急布置,亲自到中心医院汾东院区布置急救消杀点,确保立即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重新发布了文字和真人图示版的消杀流程并及时更新完善,要求急救全员再次熟悉、演练消杀流程,全员过关。除夕晚上一直工作到凌晨12点。
战“疫”一线严防死守。
太原市急救中心作为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指定转运单位,在完成日常急救任务的同时,面对确诊、无症状甚至隐瞒流行病学史的高风险患者,杨泽萍主动请缨,直面风险,始终坚守战“疫”第一道防线,发挥好太原战“疫”的先锋队作用。
尽心尽责,确保无差错,零感染。
中心特勤大队承担着最艰巨、最危险、最困难的高度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者转运任务,为确保零感染,1月28日杨泽萍亲自到原小店中心医院,安排特勤大队紧急全部搬迁到所在位置,全站人员严格执行封闭管理,确保有任务随时出动,预防交叉感染,避免“非战斗减员”,多次主动协助忻州等外地市危重确诊病例的转运及运城、朔州等地人车消杀任务。
作为抗击过“非典”,有数十年一线出诊经验的老急救,杨泽萍带领很多年轻急救人认知风险、把控风险,快速成熟起来,同时默默肩负起心理辅导员角色,用自己的专业、智慧与经验,锤炼急救队伍。这使很多年轻急救人也忘却了恐惧,用坚定的目光、果断的步伐坚守战“疫”一线。防护物资空前紧张,杨泽萍却将组织配发给自己的口罩转发给急救站里的医务人员,保证他们安全。
杏花岭区的一名确诊患者,由于隐瞒个人流行病学史,造成急救人员的接触,杨泽萍顾不得个人安危,第一时间到急救站,安抚工作人员情绪,安排文字上报,隔离人员的隔离工作并组织医护进行急救站消杀,直到第二天中午。中心转运的所有高度疑似及确诊传染病患者百余人都是杨泽萍亲自协调并发出转运命令,她全天24小时待命已经一个多月。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生死考验面前,急救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起遏止风险的抗疫长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