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萍,民进太原市新会员四支部会员,小店区育才小学音乐教师、大队辅导员,曾获太原市第二十三届、第二十五届文艺汇演一等奖,省级优秀大队辅导员等荣誉。
刚入职时,李老师被分到了一所农村学校。面对的是一群从来没有上过音乐课的孩子和没有一件乐器的学校,条件虽然艰苦,但她热爱这份工作,这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沃土,她坚信辛勤浇灌定能结出美丽的花朵。第一堂音乐课,李老师只带着一本教材走进了教室,一张张好奇的面孔,羞涩的眼神更加激起了她要把“音乐”带到孩子们身边的欲望。李老师教孩子们唱了第一首歌曲《雪绒花》,在柔美的歌声中,那一双双羞涩的眼睛开始与老师互动,继而紧紧地跟随指导,继而欢快地笑……从此,李老师成了孩子们口中的“雪绒花老师”。孩子们体会到了原来上课不只是严肃和刻板的,它也可以是欢快和舒畅的。渐渐地,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成为了一种小期盼。一个月后,校领导看到音乐课这么受欢迎,购置了学校第一台电子琴,它的到来更加活跃了课堂,活跃了校园!不光是学生们爱上了音乐,教师们闲暇时也跟李老师学学弹琴,唱唱歌。2006年5月,也就是李老师入职的第二年,学校举全校之力成功举办了首届学校艺术节!然而,最初排练时并没有那么顺利,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们都羞于表演,都说李老师的设想离他们太遥远了!“我们从没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跳舞伸不开腿,唱歌张不开嘴!”但李老师没有泄气,尽全力做好这次演出。于是,她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方法对策,一招一式一个表情细细教,慢慢抠,最终他们的节目表演获得了校领导的高度肯定,竟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大家兴奋地彼此庆祝之时也惊觉“音乐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原来可以这么多彩”。因为这次艺术节,大家也给了李老师高度的评价——“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世界”。就是这个评价,让李老师将职业当成了一份使命,立志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让音乐学习成为每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儿!
时间似水,光阴荏苒。几年后,李老师来到了一所新的学校,新的工作环境,加上这么多年的教学历练与总结,让她对所从事的音乐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李老师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每个人爱“美”的天性,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绽放自己。她要带着孩子们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展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音乐发现和展示他们的才华!李老师从课堂教学开始,从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入手。孩子的天性是什么呢?——玩耍!音乐课上她想方设法同他们一起玩:或是用筷子敲击节奏,用杯盖为歌曲伴奏,用水桶、课桌、凳子还有敲击身体发出的不同音色组建乐队;或是带领孩子们躺在草坪上、站在春天里,用心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音乐的源泉;或是一边打乒乓球一边感受《乒乓变奏曲》的节奏韵律!就这样从玩耍到创作到上台表演,全部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李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创作完成的舞蹈节目《时针时针快快跑》以珍惜时间和时钟的各个形态创作而成,一举荣获市级一等奖;《放学啦》将现实生活中放学时爷爷奶奶接小孙子的场景,用民族舞蹈的艺术性展现出来,一举在市里夺冠,省里拿奖;李老师指导的鼓号队获得省级优秀社团;一个叫“传奇”的乐队经过她的指导也在“六一”的舞台上绽放光彩……她挖掘到了每一个孩子身上所蕴藏的闪光点,孩子美了,家长乐了,教育成功了!人们问李老师:“你这样做,忙吗?累吗?”她笑了笑说:“忙啊,累啊,还很苦,但看到这些祖国的花朵在我的浇灌下一朵一朵的绽放,值啊!”
音乐教育不能止步于校园和孩子,要去更多的舞台,服务更多的人。李老师放弃休息时间,尽己之力服务社会,无论是继续教育、老年大学,还是文艺展演、艺术评比……只要需要她的地方就会有她的身影。在李老师的引导下,人们感受到了“原来我也会唱、我还会跳、台上的我真美”,那种与美好共舞的自信与扬在脸上的笑容便是李老师音乐教育事业所追寻的初心。总有一天,当你们在公司年会上放声高歌,翩翩起舞时;当你们在闲暇中静静聆听优美的古典音乐时;当你们的晚年生活有音乐陪伴时……那颗音乐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温暖着我们美好的生活,而李老师也为这份美好而幸福不已!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李老师不忘初心,以人为本,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使更多的人从音乐中找到自信,释放自我,获得快乐,进而拥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量!
愿每一个人心中有音乐,脸上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