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三周了,已经不止一个任课老师跟我说:“一入学就发现你们班跟别的班比,明显不听话的孩子特别多,不仅自己不听还影响别的孩子。”我呵呵一笑说:“也许这就是命吧,从来没遇到一个都是聪明乖巧孩子的班级。”私下里也慨叹:这应该也是对我的考验,不好能教好才是教育的真本事!我宁愿教“野狼”一般嗷嗷叫的孩子,也不喜欢教羔羊般温顺的绵羊班。
记得美国心理学家斯托奇说过:“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我们眼中温顺的羔羊,很难想象一条大河中只有中规中矩的舒缓,没有湍急和咆哮会是什么样,逾越规矩、桀骜不驯是充满亲和力的表现。”教室本是个允许犯错误的地方,在教室里,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甚至是从错误开始的。人的能力有高低,性相近习相远,不可能整齐划一。因此需要我们善待学生的错误,尊重孩子们出现的各种“坏毛病”。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使人发生变化,让人变好了就是好教育;让人变坏了就是坏教育;没有变化,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多年以后能让我记住的孩子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漫步竹林,也许会聆听到竹子拔节的声音,那是挺拔、苍翠的生命发出的生长之音。27年的教龄,使我逐渐变得心平气和,不急不躁,静待花开。新接一年级,我更是平心静气,每天怀着耐心慧心走上讲台,聆听孩子们生命拔节的曼妙之音。
乐曲一:每天一进教室就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乐曲二:上课了,孩子们立刻坐得端端正正,安安静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课堂上小眼睛齐刷刷地盯着老师,大多数都能管住自己的小嘴和小手,坚持40分钟没问题。
乐曲三:下课啦,文化墙上“静”字告诉孩子们要静下心来,“静才能生慧”,他们不再大声喧哗,而是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阅读。瞧,就连淘气乔也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再也没有前几天的大声吵嚷和打打闹闹,就连上课铃响了他还是忘我地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最是书香能致远,此时的他已经被书香浸润滋养。
乐曲四:眼保健操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立刻闭眼开始认认真真做眼保健操,尽管个别孩子找不准穴位,但是学会了悄悄观察前面领操的孩子,很快便跟上了。
乐曲五:上操了,同学们很快就能站好,大多数做到了“快静齐”,稍息立正向前看齐有模有样,广播操基本都能做下来,一招一式规范整齐,不禁让人刮目相看。要知道他们才是入学仅仅三周的新生啊,简直可以和三年级的同学一比高低了。
乐曲六:淘气白在自主活动课上,竟然“独占鳌头”,仅他一人完成了“七巧板”的拼装,令其他孩子羡慕不已,也让数学段老师对此孩子赞不绝口,更让我欣喜不已。令人头疼的孩子终于发现他的闪光点了,于是便在一周一评时面对全班同学不吝言辞地予以肯定和赞美,并且奖励了他一本书,此时分明看到他的小眼睛更亮了,有自信也有力量,相信他一定会来一个“180度大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