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20171251116174380.jpg)
每一个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渴望,有人认为,爱是责任与义务,也有人认为,爱是包容与体谅。对于48岁的周倩来说,爱就是教书育人、照顾孩子的每一个细节。1990年进入特殊教育行业以来,周倩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带过多少个“特殊的孩子”。但是,很多从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却记得她。只要遇到她,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周妈妈”。
第一次迈上特教的讲台,周倩至今记忆犹新。她站在讲台上看着学生,尝试着和他们对话,却得不到任何的回应。想到孩子们的特殊性,周倩决定走下讲台与他们互动,但当她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蹲下来问她名字时,没想到这个瘦小的女孩却打了她一下……
“你当真去教这些特殊孩子?这可是一辈子的事,自己好好想一想……”莫名其妙的挨打不仅让周倩想起了来自家人的劝阻,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那时候我曾经在脑海中出现过退缩的念头,但当听到有孩子含糊不清地叫了我声老师后,我又渐渐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此后,周倩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当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为此,她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每天一大早来到学校打扫班级卫生,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用爱呵护着每一位学生。
角角(化名)患有自闭症,情绪时常不稳定,还爱自言自语,然后就是踢门、砸玻璃、撕衣服。看着孩子母亲含泪的眼神,看到孩子一次又一次咬破自己的手指,周倩非常心痛。为了帮助角角矫正行为,她翻阅大量书籍了解自闭症孩子的特点,并每天拉着孩子的手,坚持不懈地和他进行对视和语言训练。在上美术课时,周倩发现角角对色彩有兴趣,开始每天利用课间帮助孩子用彩色笔画图,给他讲图里的故事;角角情绪烦躁时,周倩就给他画笔鼓励孩子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角角的自闭行为得以好转。
欢欢(化名)患有癫痫病,自理能力很差,为控制她的病情,周倩每天饭前一小时、饭后半小时都得准时两次督促她服药。此外,由于小欢欢不能独立入厕,一下课,周倩就带她上厕所,教她脱裤子、提裤子。即便这样,小欢欢还是不适应学校的生活,每天哭着找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周倩就拉着她的手去操场上散步,同时还给她说儿歌、讲故事。午休时,害怕孩子情绪反复,周倩经常抱着孩子一起入睡。一段时间后,小欢欢不再哭闹了。有时候,看着周倩照顾她,她还会高兴地喊周倩“妈妈”。
茵茵(化名)体弱多病,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她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茵茵在家很少劳动,在校也很少参加活动,一个学期总要休假好几个月,家长很犯愁。对此,周倩坚持做好家长工作,鼓励孩子多运动,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周倩不厌其烦地激励引导下,小茵茵渐渐发生了变化,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进步。2007年,在周倩的鼓励下,小茵茵代表国家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12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体操全能冠军。这份荣誉,带给了小茵茵父母意外惊喜,最关键的是极大地鼓舞了孩子的自信心。从那以后,小茵茵越来越开朗,脸上时时带着幸福的笑容。
周倩表示,在特殊教育学校做老师,更多的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身残志坚,如何创造生命价值。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毅然选择了特殊教育,选择了这些特殊孩子。面对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周倩体会到了一名特教教师所有的幸福,体会到了“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周倩所奉行和崇尚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