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实现民族独立梦想
1948年初,中国共产党指挥的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开始了全国性的战略反攻,当时中国所面临的“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已泾渭分明:国民党的战事已是强弩之末,蒋介石一意孤行的独裁、专制统治行将被推翻;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新政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而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于4月30日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庄严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5月5日,民进和民革、民盟、致公党、农工党等民主党派以及有关团体的领导人联名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并转解放区全体同胞,积极响应“五一口号”,称赞这是“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表示要“共同策进,完成大业”。同时,民进在香港还单独发表了宣言,指出“五一口号”是“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史的结晶,是今后中国政治运动舵向的指标”,公开庄严宣布民进要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彻底推翻三座大山而共同奋斗。马叙伦先生还撰文公开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革命“当然的领导者”。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这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国是,标志着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揭开了新的一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励精图治,实现国家富强梦想
建国后,中国民进及各民主党派一直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积极参政议政,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协助政府推动各项社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时期民进先后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总纲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1956年8月和1958年12月,民进先后召开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和“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团结﹑推动会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出版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民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着“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指导,促进和完善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宗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业已确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履行自己政党的职能,继续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认真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梦想努力奋斗。
齐心协力,实现民族复兴梦想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党合作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变得从未有过的清晰。十二届“两会”吹响筑梦的号角,凝聚了实干兴邦的共识。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在这样的形势下,参政议政需要宽广的视野、深厚的学术素养、深入的调研精神,否则很难出真知灼见。“中国梦”激励和鼓舞着民进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指出,民进要从“为国家尽责、为执政党助力、为人民服务”三个方面出发,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才智。
中国民进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今天,60多年的岁月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真正做到了“荣辱与共”。民进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后民进人还应本着“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工作方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努力。
回顾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总结多党合作的实践经验,展望多党合作的美好未来,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风雨同舟,不忘历史,凝心聚力,共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