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路上难免经历坎坷曲折、总会有些风风雨雨。风雨之中,我们需要坚持、需要朋友、需要支持。个人如此,政党、国家也是一样。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新征程,掀开了中国政党制度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新篇章。
“五一口号”的发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民主党派发展史上、在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在我国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纪念“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民进太原市委会在全市广大会员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作为一名2011年才入会的新会员,我再一次有机会聆听了会内老同志就会章、会史、多党合作所进行的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进老一辈领导人的历史选择,了解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轨迹。重温那段光荣历史,让我对于风雨同舟和多党合作有了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
一、 在风雨中走到一起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连年战乱使中国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的国民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黑暗,导致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处于风雨飘摇中,老百姓心无所系,国家也是前途渺茫。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民主促进会于1945年12月30日在上海成立。
民进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等先生都是上海文化教育界的进步知识分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就在敌伪统治下坚持抗日救亡斗争。民进成立后,先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立即结束一党专制、还政于民,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为了扩大和平民主力量,民进联络和团结上海68个主要群众团体组织,组成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1946年6月23日,民进参与发起并组织在上海北火车站举行的十万群众反内战大会,民进领导人马叙伦、雷洁琼等参加赴南京请愿的和平代表团,被国民党特务暴徒围攻殴打,身负重伤,史称“下关惨案”。1947年底,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民进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民进主要领导人转到香港继续斗争。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民进立即表示拥护和响应。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这是民进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民进政治纲领、政治立场的转折,标志着民进明确选择了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在这之后,民进主要领导人也先后由上海及香港转入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1949年1月22日,民进发表了《为争取永久和平宣言》,坚决支持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并诚恳表示:“我们希望中国共产党坚强地领导全国人民造成一个新的﹑美的﹑快乐的﹑和平的﹑统一的﹑民主的中国,我们决定一致的合作完成这次革命任务。”
1949年9月,民进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了新政府的领导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二、 在困难中一路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乱摊子,经济极其落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国际上采取孤立中国的政策,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民进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纲领,制定了“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宪法为准则,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1956年8月和1958年12月,民进先后召开第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和“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教育和文化出版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进中央还带领全体会员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中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民进被迫停止活动。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进恢复了正常组织活动。1979年10月和1983年11月,民进召开第四﹑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民进坚持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明确自己的参政党性质,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倡尊师重教,维护人民教师的合法权益,为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办了许多实事,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三 、 继往开来走向未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在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如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贪污腐败现象严重、政治体制改革艰巨而艰难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民进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继承和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的优良传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有思有行、集智聚力、顺势而为、开拓创新”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有序推进会内民主。以参政议政为民主党派的历史使命,着力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和前瞻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一方面发挥界别优势,坚持巩固“老阵地”,在参与教育立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另一方面主动迎接挑战,积极开拓“新领域”,围绕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经济转型、反腐倡廉、社会建设等方面持续反映社情民意,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2年12月,民进召开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深化政治交接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履行参政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参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回顾历史,民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光荣辉煌的历史道路。民进的历史,是一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携手前行的历史;民进的历史,也是一部从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直至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一道共创伟业的历史。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自身自觉做出的历史必然选择。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成为民进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有所作为,不断成长进步的根本原因。这个优良传统,经过了民进老一辈的精心培育和身体力行,经过了一代代民进会员的接力传承,并在实践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民进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作为一名新会员,一名年轻会员,我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勇于实践,继承民进和老会员的优良作风、优秀传统;在思想上坚定信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始终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