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70期
(总第319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山西大水网建设要与
农田小水利“最后一公里”相结合
民进会员刘月红反映:山西“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381立方米,历史上发生的多次毁灭性灾害都因旱灾所致。山西的水问题集中表现在地表水利用不足,全省境内地表水利用不足三成,地下水用量占到总用量的三分之二。地下水超采严重,最深的水进达到1300余米。目前,我省按照水利部河湖连通的思想,着力推进覆盖全省70个县、2400万人的十大骨干供水体系,构建“两纵十横、注河连通”的山西大水网。大水网总投资约300亿元。这将使全省总供水量由目前的63亿立方米提高到86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由“水瓶颈”向“水支撑”转变。
大水网的建成可保障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和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用水的需求。骨干型、大型水利工程如同人体的心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就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如不通,心脏再好,人也要生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多好的大水网也会因“最后一公里不通“成为政绩工程。为此,建议山西大水网建设要与农田小水利工程的完善同步进行,尤其是要打通末级渠系“最后一公里”。
当前,水利建设在末级渠系的管理和维护存在着:一是管理主体缺位,一方面造成工程投入不足,维护更新跟不上,末级渠系老化失修,渗漏损失大;另一方面乡村配水人员管理缺位,用水秩序不顺,群管人员误工补贴没有着落。二是农田水利小项目设计标准低,施工简单。三是听取老百姓意见不够、动态监管薄弱、责任追究不畅。
为此,建议:
一、将山西大水网与各地农田小水利统一规划,通盘设计,同样重视。
二、规范农田小水利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完善全程监督机制,对无效工程的责任人要问责,造成重大失误和损失的,要追究处分。
三、农田小水利的设计和施工要多听取本地农民的意见,不能给群众带来不便,好事办坏。
四、按照"谁承包、谁管理、谁所有"的原则,加快中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规范的市场运作方式管好、维护好、经营好灌区资产。积极推进以农民用水者协会为特征的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进程,鼓励农民实行自主管理、民主管理。初步实现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末级渠系和收取水费的制度。水利部门、财政部门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用水者协会的发展,灌区管理单位统一组织用水者协会和乡镇、村组申请补助资金,农民用水者协会作为末级渠道建设主体的功能得到加强,发动和组织受益农民的能力得到加强。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