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68期
(总第317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食品安全从建设环保洁净农村开始
省政协常委、民进山西省副主委、民进太原市委主委、太原市副市长张政、市政协委员李文和、张守耀反映:保障食品安全,首先应当保障农业发展源头的安全。目前,我国农村环保洁净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规或条例。尽管我国现在的《环境保护法》包括农业环境保护的内容,但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二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农业环境政策仅注重对环境效果的提高,忽视环境政策对农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目前,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经济、提高政绩的冲动下,疏于环境保护,使得农村成为一些污染企业的“避风港”。三是在农业科研与教育方面仍十分不足。四是农村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很少有企业愿意承担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这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企业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破坏中可以体现出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农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必然有更高的期盼,要求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广大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也要求建设环保洁净的农村。
为此,建议:
一、通过建立税收、补贴、优惠贷款等经济手段引导农业生产者主动采取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健全和完善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污染。坚持严格执法。环境法制建设的关键是执法,要明确严格执法的重点,及时纠正各种违法行为,实施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对造成严重后果和巨大损失的要依法查处,以促进污染的治理。
二、将农村环保政绩列入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特别是县、镇两级主要领导的任期目标,并作为考核其政绩的必要内容。同时,赋予环境保护部门对考评官员提出处理、处罚意见的权力,保障和加大农村环保纳入官员考评的问责力度,让基层政府和官员重视农村环境保护。
三、农业科研单位应加快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技术与新型材料的研发,并加强与农民的联系,将新的科技向农村推广。另外,可通过对农民骨干、有文化的青年农民开展科技培训、现场观摩、专家指导等活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四、做好农村工业园区规划。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历史形成的农村企业布局有布点过于分散的特点,这一特点既不利于小规模农村企业的环保投资决策,也相应加大了政府与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督成本与治理成本。规划建设农村工业园区,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进而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定会有利于企业环境行为的自律与他律,同时也会有利于我国农村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型、粗放型向内涵型、集约型的转变。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