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1期
(总第250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建议行政干预我省果区桧柏栽植问题
民进太原市委常委董锦花反映:我省果区近年来因近距离绿化,特别是公路绿化栽植桧柏,导致果树锈病(苹果,梨,海棠等)发生逐年加重,个别地区达到毁园程度,且有扩大蔓延趋势,严重威胁果业持续发展,并引起很大社会矛盾。诚恳建议省委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下文禁止果区近距离禁栽桧柏类树种,保障果业与绿化工程持续稳定发展,化解社会矛盾。
桧柏作为绿化树种,因其适应性强、净化空气、树形美观、四季常绿而在公路绿化,园林绿化中广泛栽植。但在果树产区,5km内的果树桧柏混栽,为果树锈病(苹果,梨,海棠等)的大量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调查中我省果区近年来均有逐年加重势头,亟待引起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
果树锈病以冬孢子角的形式在桧柏上越冬,次年春雨后萌发,形成繁殖体,释放传播,侵染果树叶片、果实、嫩枝等。至秋季又在果树上形成繁殖体,是释放传播,侵染桧柏并越冬。如此循环往复,逐年加重,可使桧柏干枯,果树毁园。
果树锈病的繁殖体传播距离是5km以内,倘若该范围无果树桧柏混栽,果区有果无桧,果树锈病就不会发生。从源头阻止了该病害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四通八达的公路绿化中,桧柏的栽植也延伸到各个角落,给果区果业的存在与发展带来了极大威胁。2003年,武汉东湖2227户梨农100多万株梨树绝收,随后逐年枯死,受灾面积5000多亩,被称为“一场输不起的官司”;2009年,鞍山特产“南果梨”大面积“生疮”,失去经济价值;我省近年临汾蒲县,隰县,吉县等都发生比较严重的苹果锈病;运城市弘芝义镇曾经发生果农因保护果园晚上多次毁坏桧柏的事件……在百度随便敲到“苹果”“梨”“桧柏”的词条,会有大量案例触目惊心,原因都是公路行道树栽植桧柏类树种引起,也有因去除或移栽桧柏后不再发生果树锈病的个案。
果树锈病在历史上早有被关注与研究,据老人们讲,我省1972~1973年间,当时的省政府“革委会”曾有过有关政府令;近年也有辽宁省政府办公厅明确发出通知——果区周围五公里内禁栽桧柏;陕西省也采取了措施。
果区绿化避免选用桧柏类树种,即保护了果园,亦保护了绿化树种;对于已经栽植的桧柏类树种,能移栽的尽快移栽,暂时不能移栽的,春季要果树用药,秋季要桧柏用药,阻止锈病繁殖体侵入植物;陆续减少桧柏栽植,直到不再为害。
这项工程要涉及诸多行业与部门,只有政府干预,才能尽快实施与落实。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