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55期
(总第304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关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
有限开放使用的建议
民进会员霍润农反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逐步开展,健康生活已经越来越被人民群众所认同,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日益迫切。虽然我市已建成了一大批公益性的体育健身设施,但存在着很大局限,公共体育场馆一般需要专程前往,甚为不便;小区、游园则空间狭小,人员密集;高档私人健身场馆收费较高,多数市民难以接受。除有限的公共体育场馆、大型市区公园外,多数健身场所如小区健身器材、附近游园成为主要的体育健身场所,由此可见,目前我市面向社会开放的场馆设施与市民健身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调查,太原市现有体育场地2444个,其中,体育系统114个,教育系统1242个,其他系统1088个。从场馆布局与数量分析,教育系统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多为学校体育场馆,而这些体育场馆几乎仅供学校师生使用,不对社会开放,究其原因主要是出于安全和管理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全市社会公共体育场馆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体育设施在教学时间之外大量闲置,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的《山西省体育设施条例》明确规定“鼓励国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内部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因此,尽快实施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使用,无疑将弥补我市体育健身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有利于缓解体育场馆的紧张状况,并能较好地为周边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锻炼场所。为此,建议:
一、各地初中以上的学校(包括高等院校、职业学院、中等专科学校在内)的体育场馆都应纳入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体育设施范畴,由教育、体育、社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鼓励学校将体育场馆分期分批面向社会对外开放。
二、为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正常教学时间内仅供学校师生正常使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期均可实行面向社会有限开放使用。
三、实施人员登记制度,与周边社区合作发放出入证件,确认进出人员身份,保证校园安全;合理控制人员数量,通过单双号的形式控制人数,体育设施基础较好的学校也可采取低收费的形式控制人数。
四、制定安全预案和管理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体育场馆管护力度和校园内部巡逻检查,确保校园和器械的安全。
五、对于实行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学校,政府应根据开放状况给予合理评估,按照评估等级从体育专项经费中拨付相应的补贴,用于校内体育场馆损耗的维修、加固和更新,改善学校体育设施软硬件环境。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