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50期
(总第299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方略的建议
市政协常委、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杨利生反映:“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在党的十七大上确立的新的就业方略,将扩大就业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创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核心动力。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形成全民创业局面,是今后各地转型跨越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为此,我们就如何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战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树立创新理念,走出一条以创新提升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路子。在新的起点上,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其关键就是要在创业过程中贯通创新的理念。创新是灵魂、是动力,离开了创新的所谓创业,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创业,导致的结果也只能是“不创业等死,要创业找死”。必须从创新的角度来进行新一轮的创业,高起点、低门槛、全方位开拓创业领域。创业的起点要高,新推出的创业项目要力求做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需求旺。创业的门槛要低,不贪大求洋,不讲初创规模,只求长远效益和发展前景。创业的领域要广,不论是一产、二产还是服务业,不论是创办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只要有发展的空间、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就可以进行创业。只有通过创新提升创业,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才是一条可持续的创业带动之路。
(二)要加快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功能齐全、层次多样、适宜企业快速成长的“孵化器”。如太原市创业园区(服务中心)规模偏小、功能简单、扩展较慢、布局不甚合理,难以满足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战略需求。要以各县(市、区)、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和高等院校为主要载体,形成创业的育成机制,建立适应不同创业群体的孵化体系,力争建立200个以上小企业创业孵化器或创业示范街(区),入驻企业1万个以上,带动就业人数6-10万人。一是通过整合现有的各类创业平台,完善机制、提升功能、拓展规模,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创办各类创业孵化平台,使民营企业成为创办创业孵化基地的主体;三是在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通过政策扶持设立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创业孵化平台,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创业育成机制,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融资、技术咨询、经营诊断等方面的创业育成服务。
(三)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整合现有引导扶持创业的有关政策,出台并完善一整套有利于引导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建议市、县二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梳理现有与创业、就业相关的政策,把各项扶持政策统一到“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导向上来,重点协调,做好服务,把扩大就业与鼓励创业结合起来,把创业项目开发与创业培训结合起来,把劳动者创业与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结合起来,形成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优惠、厂房补贴等相结合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工作机制,把劳动者创业作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实现创业环境的营造、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市场的开拓与政策扶持的良性互动。尽快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引导基金,用于鼓励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开展创投业务;尽快出台并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创办孵化平台的政策,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创业孵化基地的投入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为创业者提供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政策,为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四)要优化创业环境,努力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完善的服务环境和全社会共同理解和支持的创业氛围。各级政府要把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社会环境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职责,努力创造公平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激发更多的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主创业,营造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全体劳动者就业观念的教育,提高对创业的重要性认识,增强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就业观念的教育,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创业者营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二是要打破行业垄断,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的行业,都要允许民营经济进入,让各种所有制经济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三是要放宽对自由职业者、个体劳动者和微型企业的管理,实行备案和非登记、非审批制度。四是要清理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的各种收费,禁止对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随意罚款和乱收费。五是要督促协调各住并银行、晋商银行提供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发展民间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形成中小企业能贷到款的融资格局。六是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净化创业环境、增加服务功能,形成“一站式”、一条龙的创业服务体系。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