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48期
(总第297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建议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
市政协常委、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杨利生反映: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呈日益多元化趋势,不同文化的冲突、价值观的碰撞、道德选择的困惑日益激烈。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功利主义的教育思潮,一是父母唯有拼命挣钱,才供得起孩子读书,没有精力和时间关心孩子的教育,简单的认为只要孩子分数高就好,其他方面尽量迁就孩子。二是学校只讲升学率、经济效益,忽视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三是作为孩子的主要教育者--老师,有的忙于搞创收,“学为人师,行为典范”的道德严重缺失。四是中小学生很少接触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从小面临竞争、虚荣心强、自私自利,又缺乏分辨能力,以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冷漠表现得骄横,上不尊老、下不爱幼等缺点相当严重;与家庭、社会的沟通接触过少,造成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追求个人利益,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基本的爱国主义和为民服务的精神;没有理想和抱负,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思想、心理上造成空虚。功利化教育导致功利性的人生观,使得青少年中出现了道德意识弱化、情感冷漠、自私自利等问题,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强调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优秀的东方传统道德为根基,扎实有效地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因此,建议加强中小学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
一、建议中小学增加“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教育的课程,并将这门课程的成绩以合理方式和比例,加入考试成绩总分。
二、建议在中小学中多开展以“仁、义、礼、智、信、孝”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多提倡孝养父母,尊敬师长,弘扬无私奉献,克己利人等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建议将志愿者公益活动(义工)列入我国学生道德教育必修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便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缺点,实现爱心促成长、实践求升华的目的。
四、建议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评估教师水平的方法,提高取得教师资格的门槛。强调教师师德及素质,并增加教师的收入,鼓励教师专注于教育专业。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在职中小学教师的德育水平。
五、建议宣传部门组织教育、文化、广电部门开展一场持久不息的伦理道德教育,引发各媒体广泛的讨论,树立正确的导向,提倡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研究。
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父母要做榜样,以身作则,做带头表率。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孝敬长辈,关心别人,关心社会,学习不仅仅为自己,而是为了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国家恩和报人民的恩。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有益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益于构建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有益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