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47期
(总第296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建议加快採空区、沉陷区
偏远山区的移民工作
市政协常委、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杨利生反映:我国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率也是逐年提高,但是相比发达国家70-90%的城市化率而言,我国的城镇化还是比较低。我国地广多山,大城市化群已初步形成,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但是仍然解决不了农民多的局面。笔者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如在太原市这样的省会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政府行为就是要规划在几年内完成採空区、沉陷区、偏远山区移民为民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顺应国家经济长远发展规划。理由如下:
一、扶农、惠农、富农。
採空区、沉陷区、偏远山区由于交通不便,人民处于比较封闭、落后的状态,医疗卫生跟不上,遇到自然灾害又没有比较好的应对措施,特别是每年不同季节自然灾害频发,处于偏这些地区的人民经常损失最严重。传统简单的农业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政府有规划地移民该地区的人口到小城镇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一步到位改“送血”为“造血”,移民到城镇,不仅可以让当地的加工企业有更多的劳动力,发展生态农业、城市观光农业、菜篮子工程、农家乐、农产品的深加工都大有好处,既提高了就业也增加了这些群体的收入,促进了消费,让经济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生态得以保持。
採空区、沉陷区、偏远山区移民对于生态环境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修路一般都对过境地区生态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如果将偏远居民进行规范移民,那么道路建设将省去很多,自然环境破坏将减少。移民也将使开山开荒降到最低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加快,使用也将更有效。
为此,建议:
1、就全市而言,移民办公室将起统筹规划作用。市级补贴、下一级补贴和农民本身出资相结合的办法实施。以“因地制宜、贫则多补、富则少补”为原则。
2、就县一级而言,由于财政比较有限,以规划土地为主,并加以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排污处理,道路规划等。
3、此举应该分布分年规划实施,例如一年一小迁,三年一大迁。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财政的压力,也减少移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4、此举可以选择“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实施,选择全市较为贫困的乡镇为试点,积累经验,推广全市。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