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太原民进社情民意
第34期
(总第283期)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编 签发:李文和
建议通过法制模式给力公车改革
民进太原市委副主委徐文龙、市政协委员温双伟反映: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要规范公务用车配备治理并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我国公车改革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 《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已经进行将17个年头。但公车改革实效甚微。一是公车的不合理消费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支出的沉重负担。公车的数量仍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车子的档次也越来越高,一辆公务车的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可达5万元以上,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6%至12%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更高;二是公车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在北京市行驶的车辆中,除了出租车外,公车与私车的比例是4:1,也即每5辆中就有4辆是公务车,占26.7%的公车却动态地占有道路资源80%,给道路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三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滋生腐败,浪费惊人。我国公车保有量约350万,包括司勤人员在内每年耗费约3000亿元人民币,超过国防开支,是医疗和教育开支的总和。在政府采购中汽车始终位列前三位,公车购置费年均增长率也超过20%,2009年公车消费高达1500亿元至2000亿元。巨大的公车消费数字中,蕴含着巨大的浪费。
今年两会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财政部据此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
从国外看,那些对公车管理制度健全的国家,不但建章立法,将公车制度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而且还引进公开监督机制,同时对违规行为依法惩罚也非常严厉。为些建议:
一、加快公务用车立法进程,一是全面清查所有由财政支出的公务车,并做好编号统计,明确最低限度保留公务用车的范围(包括机关、部门、职级等)、使用规范、公车腐败的处理措施;二清查是否存在违规购进超标车或超标车内装修;三清查聘用司机。很多单位虽有专职司机,随着领导的调动,会聘用新的司机,这会增加公务开销。做好摸底清查工作,为下一步的公务立法提供依据。对出现违规购进高档车,高档装修车内,聘用司机等现象的领导按渎职罪酌情处理。
二、向社会公开招标,组建公务服务汽车有限公司,保留范围以外的公车及司机全部分流至该类企业,并将该类企业逐步过渡到与普通出租汽车公司同等的经营范围。各部门使用公务服务汽车有限公司的车辆,需要支付租金,公务服务汽车有限公司不能强迫各部门必须使用他们提供的车辆,只有通过和社会上汽车租赁公司的竞争,争取以更低的价格向政府部门提供车辆来争取用户。
三、杜绝厅级以下干部由公车接送,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上下班交通是自己的事,不属执行公务范围。如果使用专车上下班,就是额外待遇,等于增加了个人收入,应该照章纳税。
四、建议在科级基层单位(除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取消公车配备,全部货币补贴。 基层干部多,公车消费大,公车私用最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取消公车配备,一利于减少财政开支,二缓和干群矛盾。
如有领导批示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3075894
邮箱 sxtymjlyh@126.com
抄报:民进山西省委、中共太原市委统战部、太原市政协社情民意中心
抄送:会市委主委、副主委、常委,各基层支部(小组)
2011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