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自1945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详细>>
机关情况
民进情况
荣  誉
通 讯 录
 
磨 坊————李满喜

    

(刊发于一月二十四日  《中国国土资源报》)

磨坊是我儿时的殿堂。

磨坊内上演着农家的欢乐与收获。儿时的我时常随着母亲来到村内的磨坊。那时,母亲是磨坊的管理员,我便整日的在磨坊内嬉戏与玩闹。母亲的工作是将村人们送来的粮食碾磨称面粉,我记得当时有两台电磨机。一台碾磨粗粮,一台用于碾磨细粮。当把粮食倒入收集槽内后,母亲便拉下电闸,碾机便发出很响的声音高速运转,细细的面粉便从出口流淌了下来,人们便用很大的笸箩在下面接着,那时我便静静的蹲在旁边,看着麦子倒进去变成银白的面粉,玉米粒又怎么的被碾成黄色的玉米面,农家一年的辛劳便在这时化成了喜悦,而母亲也用她那一双巧手加工着快乐。

磨坊并不大,位于村内的中央,是人民公社时建的。我现在仍清晰的记得那两台机器的模样都是那样的笨重,由于长时间的使用,他们身上腻着一层腻子似的面粉,那时人们已经淘汰了石碾,散落在村内的碾片也只是被当作人们休憩时坐的圆椅。孩子们会在上面嬉闹,父母们也没有粮不够吃的烦恼了。

十月是磨坊最烦忙的季节。辛劳了一年的人们从地里收割回了他们的果实。在村内的晒场上短时间内便会堆成一座座小山,那是孩子们最欢乐的地方。他们在秸秆上三五成群的打闹,在秸秆上玩捉迷藏,比赛着谁能从高处跳落,那是一个欢笑的场地,以至于过了吃饭的时间,大人们会跑来催促着孩子们吃饭。那也是一个忙碌的时节,为了抓紧时间收割晾晒粮食,大人们会夜以继日的在收割机前工作,那时的我会坐在秸秆垛上看着父母辛劳的背影,然后数着星星入睡。脱粒机整天的转着,人们在手中拿着水稻或麦子不停的在机子上转着,果实粒便会自动的飞向场地的另一端。风扇车这是也会使足了劲,把多余的杂屑扇飞。整个场地上是一幅忙碌的景象,农家的欢乐在这一刻升华着。晾晒好的粮食便会被送到磨房,而两台电磨机也会快乐的转着。

早上,便会有人背着粮食来到磨坊门前等候,母亲总是早早的来到,那时的我便从梦乡中醒来,随母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母亲会根据所送来的粮食种类、干湿程度、颗粒大小不断的调整磨片的尺寸,当银白色的面粉从机子内流淌出来的时候,母亲便会喜悦的拿起来搓一搓,这时,来磨面的人会放一个笸箩,用一面细细的筛子来过滤面粉,这时便会发出筛子撞击架子的声响,这种声音也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母亲总是同时开着两台机器,并不停的穿梭在其间,这时的我也会帮着母亲做一些事情,记得那时我会用一只小铲轻轻的刮掉腻在机器上的面粉当作自己的成就。

磨坊内帮妈妈工作的还有一位大爷,那时他已六十多岁,他的两耳已完全失聪,据说是战争年代被大炮震聋的。对于我的到来,他总是高兴的,有时会给我带些吃的来。有一次,他用块木材刻成了一把大刀送给了我,我高兴的在村内挥舞着指挥着玩伴们打仗,至今想来那仍是我儿时最珍爱的玩具了。

母亲的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是在磨坊中渡过的,她默默的为乡亲们坚守着这一方岗台,这是一种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每日同轰鸣的机器打着交道,到了晚间,母亲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带着满头满身的面粉回到家中,这是一种平凡的母亲的形象,她的肩头承载着乡亲们的期盼。有时想,母亲又何尝不是那磨房中的机器呢?总是在日复一日的辛劳中向人们奉献着喜悦与收获。

磨坊,是我心中永不消逝的风景,是我一处精神的港湾。

时间: 2011-2-11 16:14:12 作者: 李满喜 点击:
友情链接 河北 | 山西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山东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甘肃 | 宁夏 | 新疆
Copyright 2009-2010, 太原民进版权所有 sxminjin.com
晋ICP备09006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