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自1945年12月30日成立以来,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详细>>
机关情况
民进情况
荣  誉
通 讯 录
 
传承民进老一辈的优秀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传承民进老一辈的优秀品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民进太原市委议政调研部 刘月红

 

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性质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是与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一个参政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简称民进。

民进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大多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文化教育界进步知识分子。民进自19451230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在民进65年的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德高望重、学养双修、温厚敦诚、任劳任怨、爱国、敬党、爱会的人士,尤其是在教育界。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们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马叙伦先生在从事爱国政治活动时,还不忘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他一生中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对音韵、训诂、金文、石鼓文、古籍整理、校勘、注疏,以及老庄哲学、古典诗词和书法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文字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论著有《说文解字六书疏证》、《老子校诂》、《庄子义证》、《马叙伦学术论文集》等。马老任新中国教育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期间提出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有真才实学的、富有分析力和创造力的专门人才”,经过全国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这种专门人才一大批一大批地被培养造就出来。

霍懋征老师坚持教书育人60年,她的学生个个成才,从没有一个学生掉队。她几十年如一日专注投入,业精于勤,成为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她是爱的教育的早期倡导者和实践者,爱的教育贯穿了她的一生。霍老师用她的言与行,用她六十年如一日在黑板上认认真真书写的一横一竖,诠释她的教育思想,诠释她的人格特征,诠释她的教育智慧,诠释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

在民进有着卓尔不群的境界和成就的优秀人物很多,郑振铎、王绍鏊、周建人、柯灵、雷洁琼、顾颉刚、冰心等等。他们优秀品质, 融入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传统中,他们形成了民进的优良传统。基层会员学习民进老一辈的优秀品质,是对民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概况而言,民进老一辈的优秀品质统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而不厌、多文为富。从最初的民进创始人到今天的民进会员中的优秀分子,都是在自己的本职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郑振铎先生渊博学识和惊人的记忆力,能对他所研究的古代神话与传说、唐代传奇与变文、宋元话本、我国的四大名著、晚清小说都能脱口而讲,如数家珍,被一位当年听过他课的外国学生用无限神往的口气赞为“郑先生,一肚皮的学问!” 

二、对专业有着执著的热爱。一代史学大师顾颉刚一生以学术为生命,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天赋,就是靠读点书”。霍懋征老师热爱学生和教师工作,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得益于她对学生和教师职业高尚、纯粹而又执著的爱。  

三、从事学问研究,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勇于创新。叶老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叶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师之为教也,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者也”。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建议语文教育工作者看看叶老的《文心》会有所收获。

四、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从马叙伦先生的“爱国、做人、做学问”,叶圣陶先生的“事事不过度、处处有节制”的为人品格。叶圣陶先生发表过不少小说、散文和诗篇,主编过《小说月报》、《中学生》杂志,培养出一批文坛新秀.巴金曾提到:“倘使叶圣陶不曾发现我的作品,我可能不会走上文学的道路,做不了作家,……感谢叶老,因为他给我指出一条宽广的路,他始终是一位声不响的向导”。

身体靠锻炼,心灵靠读书。近20年来,民进会员中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对民进的老前辈缺乏了解,没有读过他们的著作,无从谈起受到过民进老一辈人物优秀品质的影响。随着社会的格局、观念、需求和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有些新加入党派的成员很实际,加入后更关心的是“参加组织活动能得到什么。党派成员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热心本职工作,对本职工作不尽职尽责,把主要精力用于创收或第二职业上,特别是出现那种以职谋私,职钱交易的行为。

针对基层组织成员中出现新变化,2008年民进太原市委曾组织开展了一次读书征文活动,广大会员踊跃参加,通过在基层组织读书征文活动促进会员“读好文章,提升修养,培养优秀品质。”读书征文活动为基层组织如何引导广大会员“传承老一辈人物优秀品质”作了有效的尝试。但基层组织活动中存在的一些说教式会议,形式僵化的学习和讨论,使得年轻会员参加热情不高,效果不够理想。

笔者建议,基层组织要帮助党派成员通过学习和传承民进老一辈的优秀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中应侧重以下二点:

一、在民进会员中长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重读叶圣陶、马叙伦、郑振铎、冰心、方明等学者的书籍或事迹著作的活动。以文识人,只有通过熟读民进老一辈学者的文章,才能受到老一辈优秀品质的影响,为他们的学识文采、道德风范所鼓舞。才能学习他们把做人与做事相统一,才能学习他们把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与民进工作相结合。尤其是教育界的成员更应当向民进老前辈们中的教育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无功利思想、学习他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学习他们至今不过时的教育理念。

二、基层组织应关注更多默默无闻,长年奉献在教育领域的民进会员。近年来经济界人士在捐资助校、扶贫捐赠等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基层组织在工作总结、会议表彰等方面过多的对他们提出表彰,相反大量默默无闻的普通会员没有得到重视。民进是一个以中小学教师为主的界别,中小学教师多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可能在反映社情民意、撰写提案上没有真知灼见,也可能不会写华丽文章;也可能在社会服务中不能拿出更多的捐资,但他们是我们民进的脊梁。他们中很多人长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不求名利、朴素踏实。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中的闪光点,在会里开展学习,树立身边的楷模。

 当前,在社会利益格局和价值观念纷繁复杂的时代条件下,基层组织开展学习老一代民进优秀人物潜心学问、抱诚守真、不矜不伐等优秀的品质,有助于帮助每一名参政党成员提升自身个人品质,始终保持心灵的高尚和精神价值的追求,有助于参政党成员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

 

 

 

时间: 2010-12-13 9:14:33 作者: admin 点击:
友情链接 河北 | 山西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山东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甘肃 | 宁夏 | 新疆
Copyright 2009-2010, 太原民进版权所有 sxminjin.com
晋ICP备09006514